在保险这行业从业多年,对于买保险这件事,说点个人建议。
1.不要0基础就买保险
拿重疾险和百万医疗险来说,你知道各自是怎么赔的吗?
定期寿险和意外险都保身故,为什么不能互相取代呢?
但凡了解点保险,知道有健康告知这回事,拒赔案例都能减少90%。
当然,不是说你得懂保险产品,而是应该先搞懂各个险种的意义,以及你的健康状况是否允许你买。
2.不要脱离个人情况去盲目对比
买什么保险产品,最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3点:
①健康告知
②个人喜好
③预算
所以,对比产品时,你一定要带着这3个问题去比较,要不真的是浪费时间。
比如你花了一个月时间看了大量测评文章,最终选了一款产品,然后投保时发现健康告知根本过不了。
3.不要走极端
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我发现大家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唯价格论。
只要某个产品比互联网保险贵,那就是坑,可性价比≠价格低,这是两码事。
性价比是综合性能和价格,从中取平衡,这个性能包括了健康告知、核保、保险责任、个人喜好等等。
比如乳腺结节3级,A产品除外乳腺部位,但便宜;B产品正常承保,但稍微贵一点。
你选哪个?
4.不要打肿脸充胖子
赚钱不易,不要让保费成为生活的压力,这不是咬咬牙或者勒紧裤腰带就能解决的问题。
然而,太多人每年交的保费跟自己的收入严重不匹配。
年收入5万,每年交1万保费,不管这产品有多好,对你而言都不合适。
买保险之前,先把固定支出(房贷、车贷、子女教育等费用)减掉,再仔细想想真正能用于买保险的钱有多少。
5.不要跟风买
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
比如最近网上炒得火热的医享无忧,它真的适合你吗?
比如小三阳,买医享无忧是除外肝部疾病及其并发症和后遗症,而买好医保仅仅除外肝炎和肝硬化治疗费用,选哪个?
再比如垫付服务,你的城市是否属于它可垫付的范围呢?
6.不要执着于重疾险
不管是0岁、30岁还是60岁,好像大家都很执着于买重疾险,甚至有人非要等着重疾险买好了再买其它的。
我们不能忽视重疾险的作用,但也千万别夸大它的必要性。
在你纠结买不买重疾险或者买哪个重疾险的时候,先买份百万医疗险或者惠民保吧。
保险发展到今天,产品同质化极其严重,根本不存在A产品完全碾压B产品的情况。
基于此,做好健康告知、保证保额充足且保费不给自己造成压力,那这份保险就没什么大问题。
更多疑问,可留言告诉我~
#保险如何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