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故事学中医6哺乳期乳腺炎案例分析

北京中医医院手足癣 http://m.39.net/pf/a_9149322.html

急性乳腺炎是女性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初产后1~2个月内,发病率高达9%~33%,故又叫急性哺乳期或产褥期化脓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乳痈”。

当急性乳腺炎发作时,以乳房结块、红、肿、热、痛伴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为特征,而肿块成脓后的脓肿穿刺或切开引流,都让女性闻之色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经受乳腺炎折磨的吴女士与四川自贡的的春播诊所的故事。

01

one

治病求本

追根溯源

春节期间,寻常人家还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吴女士却因病痛折磨而难受。她进入春播诊所时,含着胸,表情十分痛苦,面色发白,大夫赶紧上前询问病情。“最开始乳房胀痛,就用吸奶器吸奶,可奶水越来越不好吸。这两天左边乳房越来越痛,从昨天起就有点低烧,娃娃要吃奶,不敢随便吃药,真的太痛苦了。”吴女士讲述病情时,不住的叹气。检查发现吴女士体温39℃,舌质红,苔黄,脉数,左侧乳房能明显的触摸到一个边界清晰的包块,局部皮肤的温度较高,按压肿块的时候乳房疼痛剧烈。吴女士对自己的体温很焦虑,反而没有意识到乳腺炎的严重。大夫详细给她讲解她发烧的原因以及如何治疗乳腺炎。沟通之后,开始治疗。

02

two

穴药结合

标本兼治

贴敷:患处局部冷敷大黄、芒硝、蒲公英消肿止痛,清热散结;期门贴敷柴胡、黄芩、枳实疏肝理气通络;神阙贴敷大黄、芒硝通腹泄热;大椎贴敷柴胡、黄芩、石膏清热退烧、双涌泉贴敷黄连、冰片引热下行。点刺:耳尖、大椎、双涌泉。内服:蒲公英、淡竹叶、芦根、茯苓等药食同源的中药。吴女士第二天复诊时,乳房胀痛症状减轻,体温也恢复正常,大便通畅,左侧乳房仍可触及包块。穴位贴敷去大椎、双涌泉,其余贴敷不变。口服改成佛手、陈皮、紫苏等药食同源的中药。同时叮嘱患者保持心情愉悦,好好休息,肿块消失前暂停哺乳。到第三天,吴女士左侧乳房包块较前减小了一些,无发烧无疼痛,继续贴敷局部。共连续贴敷7天后,吴女士左侧乳房包块消失,无红肿热痛,大便正常,已恢复正常哺乳。

舌苔对比

03

three

治养结合

改善体质

治疗后,吴女士焦虑的心情开朗不少,刘老师建议吴女士继续调理体质,减少诱发因素。“乳痈”多因气血不畅或热毒郁积,导致乳络阻塞而发生痈肿,多表现局部红肿热痛,伴随发热。初期治疗应以局部贴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主,效果理想;可配合点刺期门穴或太冲穴刺激肝经,达到疏肝解郁,行气通络的作用。治疗期间注意通乳或用吸奶器吸出患侧乳汁,建议患者暂停哺乳;指导患者正确的哺乳方法,养成定时哺乳的习惯,保持乳汁排出通畅,当乳汁过多时,应通过按摩并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尽排空,以防乳汁淤堵。同时叮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断乳时应逐渐减少哺乳次数,然后再行断乳;注意乳房的皮肤清洁,注意饮食,忌食辛辣刺激及肥甘厚味,以清淡为主。

健康课堂

感冒发热用三棱针耳尖放血宜选()

A.刺络法

B.散刺法

C.点刺法

D.挑刺法

指导老师

???????????????刘煜中,中共优秀共产党员,三代中医世家,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中药执业药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年至年广元市中医学会内科专委会委员执委,年5月至年12月一直从事乡镇中心卫生院、医院、医院书记院长工作。

曾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补阳还五汤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等文章,多次在省级、医院进修胃镜、骨伤、心内科、急诊等科室。现任职于春播运营平台川南省区学术部。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谷雨:雨生百谷,夏将至

穴位贴敷调治乳腺增生、结节案例

哺乳期乳腺炎穴位贴敷实例

乳腺结节的穴位贴敷实例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ingpian.net/rjzy/93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