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亚健康是常态,成年人的体检报告也就像是拆盲盒一样,未知的各种异常,屡见不鲜。大多数客户往往也是体检有了异常,才有买保险的意识,但是这个时候,未必就能如愿。因为,在投保时一般都有必须经历的一步叫做健康告知,尤其健康险产品,健康告知尤为多。如果健康有异常,就需要经过保险公司核保,核保一般有以下几个结果。
从利于被保险人的角度看核保结果,标准体加费承保除外责任拒保,延期的最终结果也只会是其中1/4。
2.核保结果建议
对于核保的结果来说,每个人的想法也不尽相同。
2.1标准体,对于标准体,建议经济允许立刻投保,但总有的客户可能觉得投保不是特别重要着急的事情,投保也就放缓了心思,于是就有了拖延的想法。等下次体检的时候出现了异常,就一万个后悔。
(图片来源于网络)
2.2加费承保,比别人多花了一笔钱,还有买的必要吗?这种结果的建议是增加之后的费用能够接受的话尽早买,买保险就是买的保障,只是多花了一点钱,保障没有一点改变。既然自己身体已经有了小毛病了,从长远来看,多交的这笔钱和得到的保障相比还是非常划算的。
2.3除外承保,这个就是部分责任(既往症及其引起的并发症)保险公司不承担责任,其他责任保险公司正常承担,例如,常见的导致除外责任可能就是甲状腺结节或者乳腺结节。这两类情况在投保重疾险就是针对甲状腺癌或乳腺癌保险公司不承担责任,其他情况保险公司正常承担。这种情况建议多看些产品,试下有没有更好的核保结果。如果实在没有,那该买还是买,只是少了一种疾病保障,至少比买不了好。
2.4延期承保,是指当下保险公司不承保,一段观察期后,再根据被保人当时的身体状况,决定要不要承保。这种情况下,建议大家尽快调整身体,达到核保条件后,就能正常投保了。医院对于疾病异常当下未下定论以及一些疾病异常已经治疗未治愈的情况,保险公司会要求复查之后再进行核保。
在
该如何投保
(1)选择健康告知宽松的产品
不同产品的核保标准不一样,有的相对宽松一点,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对比不同产品的健康告知,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公司进行投保。
(2)优先选择能智能核保的保险产品
智能核保反馈比较快,一般立刻就能出结果。而且由于还没有正式记录个人身份信息,就算不能买也不会留下记录。如果智能核保不通过,再选择人工核保。线上人工核保一般2-3个工作日能给出反馈结果。不过大部分人工核保均会留下记录。
(3)多家投保,择优选择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我们都可以同时选择多家保险公司投保,选择核保结论最好的产品,和对自己最有利的情况。因为不同保险公司的核保手册是不同的,就算是同一家公司,不同核保员的核保结论都可能存在一些差异。所以我们可以准备好相关资料,如实告知身体情况,同时投保3-5家保险公司,选择核保结论最好的那一家就可以了。
写在最后
在实际投保中,尽可能选择核保结果最优的产品投保,当然所有的前提是:如实告知。保险最忌讳的就是抱有侥幸心理,不如实告知的后果往往是给后期理赔埋下隐患,这也有悖于我们买保险的初衷。
当然,相比于走核保这一步,倒不如趁着身体健康尽早投保,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