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悦享花语~
今天,特意放上一首很久很久都没有再听的伤悲情歌,我觉得80后都应该很熟悉这首歌的原唱歌手----阿桑。在上中学的时候,我非常喜欢她的歌和她的声音,在那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这种调调听起来总是别有一番滋味。
有一年放暑假,我在家里空放她的歌曲,边打扫卫生、还与父母随性地聊着天。父亲起初还笑眯眯地跟我说着琐碎的家事,说了一会儿,他突然起身把录音机关掉,对我很严肃地说:以后别听这样的音乐,太悲伤对身体很不好。你们小小年纪,应该去听一些积极阳光的音乐作品。
其实,当时我并不是很理解这段话,在我看来,流行歌曲与流行歌手的嗓音,只要听起来好听,就可以去欣赏。情绪能被音乐的基调带走?也真是太过于夸大和紧张了。但是,当年的我还不是特别叛逆,再加上课业本来就繁重,也就真的没有再听下去。
事实证明,父亲的说法是对的。这位我很喜爱的歌手在她30+的年纪,就因乳腺癌与世长辞了。当年我已经大学毕业,听到这样的消息,唏嘘不已。
虽然,并不了解阿桑具体的生活与经历,但是,当我从网络上听到这则消息之后,第一直观的反应就是:她的乳癌与她的歌曲基调绝对脱不了关系。
无独有偶。在有一段时间内,我非常喜欢古典文学作品,那时候对《红楼梦》的喜爱,是从影视剧开始的。当时觉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简直将这位悲情角色演出了魂,尤其是葬花那一段,把我这位屏幕前的现代人也带入了秋风萧瑟、无尽荒凉的大观园。
但是很不幸,陈晓旭也是在她40+的年纪因为乳癌而早早地失去了年轻的生命。悲叹之余,其实在内心里仍然认为,她的乳癌也与她深入刻画的这位”林黛玉“形象直接相关。
前几年,好莱坞影星安吉莉娜.朱莉做了一个比较惊人的举动:她因为基因检测结果而判定,自己患乳癌的几率高过90%,所以切除了自己的乳腺、并作乳房再造术。这是现代医学的进步。但是,切除了乳腺就足够完全避免癌症的发生吗?
这是现代西医的思路。但是从祖国医学的角度来看,可并不是如此简单与乐观。当然,我本人是特别喜欢朱莉,希望她能过得非常幸福。本篇只是在作现象描述,并基于自身的浅薄认知,做简单的分析。
乳房与乳腺疾病其实一直都是比较困扰女性的。年少时,我们可能困惑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做母亲之后,我们困惑于它是否能够满足孩子的需求,并且还得预防不定时可能出现的状况:急性炎症、增生、结节或癌变等。
这几日,丁香医生发表了一篇”讨伐“美容院乳房按摩的文章,把乳腺疾病发病率增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扣在按摩手法与植物精油身上,一时间掀起了千层浪,对与错先按下不表。只是先客观地说,无论从现代西医还是从祖国医学来分析,乳腺疾病的成因都非常复杂,所以把其发生原因简单地归因于任何一种行为或物质都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说法。
在如今的知识爆炸时代,如果我们在互联网上搜索:乳腺经络这样类似的字眼,就能出来很多个搜索结果。不难看到,经过乳腺的经络非常之多,包括了胃经、脾经、肝经、肾经、心包经等等。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好比,我们人体的乳腺就如同大城市车水马龙的交叉路口,在这样的路口,是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的,事故原因也是复杂多样。所以,很鲜明地解释了乳腺疾病成因的复杂性,就是说,我们在查百科的时候,会看到”病因复杂、可能与xxx、xxx等有关“这样的描述词句。
但无论多复杂,乳腺疾病从来都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古来有之,在古医书上,它被更为简单地分为乳岩和乳痈。
“产妇乳房红肿热痛,寒热加剧则为乳痈”。从这样简单地描述可知,乳痈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急性乳腺炎。
“隐核如棋子大,不痛不痒,多年后破溃流水,痛甚,伤口似嵌凹岩穴,称为乳岩”,也就是说,乳岩囊括了乳腺增生、结节与癌变等病理形态。
古代医家是如何解释乳腺疾病的病因病机呢?
七情之伤
妇科医家朱丹溪曾言:乳岩多因久忧多怒,损伤肝脾,梳泄失职、运化失常、脉络不畅、郁结成核、经久不散、不痒不痛、多年后溃破如岩穴之凹,时出血水、甚或胸背疼痛。
古文美,部分原因就是它非常的简洁、准确。对于乳岩(即出现了实质性病灶的乳腺疾病)的描述也是如此:乳岩多因久忧多怒、损伤肝脾而致。如何解释呢?
怒伤肝、思伤脾;长期情志不舒、内心郁结伤及脾胃,使脾胃运化能力降低;怒火伤肝,使肝经淤堵,当然脾土贫瘠也加重了肝木枯竭,进一步造成胃经与肝经的瘀堵。从乳腺经过的经络包含了阳明胃经和厥阴肝经;所以,经络瘀堵体现在乳腺上,就出现了“岩穴之凹”。
这也是我为什么认为阿桑、陈晓旭的乳癌与她们的影视作品息息相关的原因。入戏太深、长期去表达一些悲情的歌曲作品无疑是加重了七情之伤。
因饮食所致的脾土“贫瘠”
妇科医家朱丹溪对于乳痈的描述:乳房阳明所经,乳头厥阴所属,乳子之母不知调养,或为忿怒所逆,郁闷所遏,厚味所酿,以致厥阴之气不行,故窍不通,而汁不得出。阳明之热沸腾,故热甚而化脓。
这段话也是非常简洁又形象地描述了急性乳腺炎的发病机制:哺乳期妈妈不知道如何调养自身,因“忿怒、郁闷、厚味”而致病。
脾气发出来为忿怒,忿怒伤肝;脾气吞下去为郁闷,忧思伤脾。这两点还是可以归为情志伤。厚味呢?其实是在说我们的饮食。
任何高蛋白高脂肪、油腻重口、海鲜等不易被消化的食物都可以成为“厚味”。未被消化代谢的食物在肠道中发酵、毒素堆积而排不出即为”酿“。这三点都会对脾胃和肝脏造成损伤,从而使经络淤堵。
也就是现在在哺乳期间,妈妈们经常听到的:喂奶期间不要生气、郁闷、吃得太油腻,这样会不容易下奶,并且还容易发炎发热。一般急性乳腺炎也是出现在大吃了一顿、大发了一通脾气或者悲痛欲哭的夜晚。
不当的生活方式累及肝脾
比如不当作息习惯、生活用品、食品中所添加的香精、乳化剂、塑化剂等,都是伤及脾土的原因。
所以,因为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乳癌发病率非常高、而去切除整个乳腺,就能够完全避免癌症,这样的简单因与果的对等,其实并不准确。
乳腺疾病可以总结为:因为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脾短期或长期受伤、经络淤堵而造成的症状表达。也就是说,淤堵在哪里,哪里就会发生相应的疾病。
所以,更为根本的预防与治疗手段是:提升脾胃的运化能力、使其产生足够的血液去润养肝脏,使人体处在一个健康有序的良性循环当中。
牵强的锅,芳香植物不背
现代医学把乳腺疾病的病因很大一部分归为“内分泌紊乱”。丁香医生那篇文章也用”雌激素精油“这样的字眼来叱责芳香植物与按摩。
但是,事实上呢?一方面,”补充雌激素“是否就直接增加乳腺疾病的发病概率,这一点还无法盖棺定论。另一方面,只有部分植物精油含有类雌激素的成分,并且这些成分也只是在结构上欺骗了人体雌激素受体,并不会直接增加体内雌激素水平。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或者食用的很多成分的分子结构都比植物精油更加像雌激素,比如香精、塑化剂、乳化剂等。如果要讨伐,是否应该先去批评化妆品工业与食品工业呢?
其实,正确的运用芳香疗法,是可以很好地照顾我们的乳房、预防乳腺疾病以及改善整体亚健康状态。工具是好的,关键要看怎么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