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新年接踵而至,无论是亲朋好友聚会还是通过视频连线,送上一声新年快乐,是最普通却又真挚的祝福。
大家都喜欢让宝宝们参与进来,童声稚语道出祝福同时配合各地的风俗手势如双手作揖等等,让节日的氛围更加浓郁。
可是:
教了很多遍,宝宝就是不会说\不会做?
跟着做就会,让宝宝自己做就不会了?
只会做做手势,就是不会开口说?
老母亲脸上的笑容都快挂不住了,新年快乐而已,真的有那么难么?
“新年快乐”?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把大象关进冰箱需要几步?哪几步?三步,打开,放进去,关上。
宝宝送出新年祝福需要经历哪些阶段呢?一起来对照看看吧!
听觉发育
宝宝的听觉神经从胎儿期就已经开始发育了,16-20周左右就已经能听见外界的声音,并且产生反应。
因此在嘈杂的声音环境中胎动也会明显增加,这是宝宝在抗议了。
最熟悉最安心的就是在子宫里听到的妈妈心跳的声音,血管流动的声音,甚至还有肠胃蠕动的声音。
因此在宝宝出生后最喜欢的也就是妈妈的怀抱里感受妈妈的体温心跳重新找回熟悉的安全感,宝宝的情绪也会更加平稳。
学习发音
发音也需要学习么?当然。
最初宝宝只会无意中发一些“a、o”的单音,他们已经很努力了。
在宝宝发音时爸爸妈妈及时回应,这里的及时回应可不是说“宝宝真棒、宝宝会说话啦“。
而是及时回应重复宝宝发出的音,和宝宝的视线在同一水平线上温柔的注视宝宝,让宝宝看到爸爸妈妈的笑脸,看到嘴型的变化,这样宝宝才会知道各种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了。
受到鼓励的宝宝会更加熟练的掌握发音技能,也愿意发出更多的音。
回应沟通
有了爸爸妈妈的陪伴模仿练习,6个月左右的时候宝宝们的嘴唇可以配合发出其他好玩的声音,发出双音节的声音“baba、mama”。
也可以开始互动回应的沟通,开始和爸爸妈妈玩重复发音的游戏了,甚至可以来回十几个回合乐此不彼。
但是如果通常爸爸妈妈们只是让宝宝一个人吐口水玩声音,那么宝宝的回应发音的能力也就无法获得发展。
理解语言
4-8月龄时候的宝宝身体运动和协调能力开始增强,同时开始有更多的自主意识。面对有了自己的需求想法,可是还不具备完整的说话能力的宝宝,一言不合就大哭怎么办呢?
实现有效沟通交流,提高宝宝认知发育——Babysign婴儿手语用起来。
Babysign婴儿手语指的是父母(看护者)与听力正常但还未具备开口说话能力的婴幼儿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婴幼儿更好的自主表达愿望和需求的一种沟通方式。
宝宝天生具有使用简单手语的能力:他会举起双手表达想要你抱抱,伸手去够离他比较远的东西,想要某个他拿不到的物体时会咿咿呀呀的伸手去指。
婴儿手语正好发展了宝宝这种自然的能力,帮助宝宝用手去表达他的需求及想法。在宝宝还不会开口说话同时又开始有自主意识的时候,帮助宝宝和爸爸妈妈有效沟通。
我们可以通过手语加强宝宝的语言发音,如当宝宝发出类似“MAMA”到时候,妈妈就可以用手语和口语同时说“妈妈”妈妈。
在准备给喂奶时,你可以看着宝宝的眼睛,一边说:宝宝是想喝NehNeh吗?同时做喝奶的手语。
在一开始可以只教宝宝3—4种日常生活的手语如:喝奶、睡觉、洗澡、换尿片。
每次进行的同时一定要配合眼神+语言+手语的同步沟通。
在宝宝的视线内使用手语,让他看到你的眼睛,嘴巴,和手语动作,对着他慢慢的说话,表明手语含义的关键词
宝宝会逐渐将语言、手语和具体行为联系在一起,知道生活中接下来将会发生的事情,情绪也会更加平和。
听懂指令
通常9月龄左右,爸爸妈妈就和宝宝玩非常多的动作游戏啦。
这个阶段的宝宝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