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癌症,最好的专家是自己玉林日报

玉林新闻网讯(记者黄锦群)4月15日至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动”。为加大防癌抗癌科普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癌症防控意识和能力,记者采访医院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董卫华。他认为,癌症实际是一种慢性病,通过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规范的防癌体检,绝大多数癌症是可以防治的。

癌症离我们很近,这些因素易致癌

癌症的高发率和高死亡率让我们在生活中谈“癌”色变。害怕的同时,我们也应科学地认识与了解癌症。“其实,癌症与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一样,不过是另外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而已。人们之所以惧怕癌症,往往是由于人们对癌症的未知造成的。”董卫华表示。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是我国发病率排列前5位的恶性肿瘤。

那么人为什么会患癌症呢?

据董卫华介绍,目前公认的致癌因素有五类,即行为因素、饮食因素、代谢因素、环境因素和感染性因素。行为因素,包括吸烟、二手烟、饮酒、缺乏运动等;饮食因素,包括水果和蔬菜摄入量较低、低钙饮食、食用红肉和加工肉制品及盐腌制蔬菜等;代谢因素,包括超重、糖尿病等;环境因素,包括PM2.5污染、紫外线照射等;感染因素,包括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BV、HCV、EB病毒等。“癌症是基因病、代谢病,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董卫华告诉记者,上面所说的抽烟喝酒、水果摄入不足、超重、缺乏运动等因素,在人们看来不过是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这些看似小事,不过日积月累就会给健康带来极大隐患,甚至会诱发癌症。

防癌体检能够早期发现癌症

“从癌前期到早期癌症,一般都需要十几年的时间。而从早期癌症到中期、晚期,则只需要半年,甚至以月为单位计算。在癌症前期,人体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定期检查就很有必要。”董卫华认为,即使身体没有问题,高危人群也要定期做防癌筛查,如40岁以上的中年人、有癌症遗传史的人群、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在防癌检查项目上,不同的人侧重点不同,像男性要特别注意肺癌、食道癌和肝癌,而女性则要重视检查乳腺、卵巢等妇科肿瘤。建议大家在做检查前先跟医生沟通,选择最合适的检查套餐。

此外,如身体出现了以下症状,很有可能也是患癌的早期信号,千万不能忽视。身体浅表部位出现的异常肿块;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身体出现的异常感觉:哽咽感、疼痛等;皮肤或粘膜经久不愈的溃疡;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带血;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听力异常、鼻血、头痛;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科学抗癌预防先行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治愈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通过治疗,延长寿命。

预防生活方式问题导致的癌症,就必须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平时粗茶淡饭,权衡好荤素的搭配,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尽量少外出就餐,多在自家吃饭;生活要规律,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平时多清理“情绪垃圾”;劳逸结合,保证睡眠质量,不要过度疲劳;适量运动,注意个人防护和保健,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等。董卫华提醒,发医院接受规范化治疗,不要轻信偏方或虚假广告,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另外,随着科学的进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好多癌症患者都延长了生存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甚至是治愈,所以癌症并不可怕,我们一定要有战胜它的决心。“在发现患癌以后,千万不要自己‘吓’自己,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是被自己吓死的有时候真不是开玩笑。”董卫华说,正确的做法是正视癌症,积极调整身体免疫力,保持良好身心状态,达到病情长期稳定,与癌症“和平共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ingpian.net/rjzl/113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