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的性质主要是疏通条达、生发,在中医中的作用一般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肝的疏泄功能,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调节情志、促进消化、疏泄气机、疏泄津液等方面,另一方面是肝具有藏血功能,可以帮助机体提供足够的血液。
那么肝脏如此重要,如何养肝护肝?不妨选择一味中药服用,比如蒲公英。蒲公英是一味常用的清热解毒的中药,性寒,味苦、甘,归肝经、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消肿散结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痈肿疔疮、肺痈、肠痈等,还可用于乳痈,故又称为乳痈之要药。蒲公英一般认为对肝脏是几乎没有损害的,而且对于肝火旺盛、体质偏热的人群,蒲公英因为有清热解毒、清除毒素的作用,甚至对人体的肝脏还是有保护和辅助防止肝损伤的作用。
蒲公英的作用和好处另外,蒲公英对于因湿热引起的尿急、尿痛、黄疸等症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临床常与车前子、金钱子、茵陈、栀子等药物配伍使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还具有保肝、利胆、利尿等作用,所以通常认为蒲公英具有保肝的作用。蒲公英的作用如下:
1、#清热解毒#
可用于热毒症,尤其是清肝热,辅助治疗目赤肿痛,口舌生疮,肝热引起的各种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化脓性疾病,如皮肤感染、化脓等。
解肝毒2、护胃助消化
蒲公英是治疗胃痛的佳品,可用于食积、脾胃湿热、肝郁、胃火过盛所致的胃脘痛、饱胀、呕吐等症状。还有对于胃溃疡有不错的疗效,因为现在研究发现蒲公英有很好的健胃利胆效果、抗溃疡的效果,所以对于慢性胃炎、胃溃疡,还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都有一定的疗效。
3、治愈乳腺炎
催奶效果明显,治愈乳腺炎也很合理。无论是煎汁内服,还是捣泥外用,均有效。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利湿通淋
可以用于湿热黄疸或者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引起的小便赤热、涩痛,有一定的疗效。蒲公英还有一定的清肝明目的功效,用于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
利湿通淋所以蒲公英对肝脏也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蒲公英好处虽然多,但是蒲公英性寒不是所有的人都适用,如果属于阴虚外寒、脾胃虚弱者要禁用,有可能会加重身体虚寒的症状,所以体质虚寒的人不要服用。
还有就是对蒲公英有过敏反应要禁止服用,否则会导致皮肤局部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严重时还会出现休克,危及生命。在食用蒲公英期间要注意不可以与同类的中草药一起服用,否则容易出现腹泻的症状。还有就是在服用蒲公英期间要注意用量,不可以大量服用,否则会损伤脾胃,导致胃肠道菌群失调。另外服用的时候不建议用量过大。若需服用蒲公英,建议患者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根据身体情况规范服用,不可盲目自行用药,以免发生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