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妈妈之ldquo痛rdquo

哺乳期乳腺炎的症状

哺乳期乳腺炎发病多在产后3~4周,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的红、肿、热、痛,局部肿块、脓肿形成,可伴有体温升高、寒战、全身不适等全身感染症状。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乳汁淤积、细菌感染、机体抵抗力下降、乳房受外力挤压等,也常为几种原因的共同作用。

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

1

局部外敷:早期通过局部冷敷,可以降低皮温,减少皮肤血流量,间接减少乳汁的分泌,起到消肿、缓解疼痛,辅助控制炎症的作用。

2

排空乳汁:应将乳汁吸净,不能吸净时可通过用手挤压,局部热敷、按摩(用手挤奶和按摩均需经过专业医生指导),或用吸奶器吸出。注意动作轻柔,以免损伤乳管。

3

全身抗感染:有明显炎症症状时,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在有细菌培养结果之前首选头孢作为一线治疗,根据病情用药3~5天,有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如果病情仍未有效控制,需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

4

内服中药:发生于哺乳期的乳腺炎,中医称之为“外吹乳痈”,内服中药常按照不同分期进行辩证治疗,需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中药。

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可以哺乳吗?

《药物与母乳喂养()版》中列出部分抗生素在哺乳期使用是安全的,如头孢唑啉、头孢西丁、头孢呋辛等头孢类,但在此期间,应观察婴幼儿是否有呕吐、腹泻等肠道菌群失调及皮疹等反应。如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头孢菌素、红霉素类抗生素可能无效,需选择其它药物,并遵医嘱是否停止哺乳。对于有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患者,慎用头孢类抗生素,建议使用克林霉素,同时暂停哺乳,抗感染治疗结束后恢复哺乳。

服药期间怎样哺乳更安全

在宝宝喝完奶进入长睡眠之前服药,因为药物在宝妈体内浓度最高时,宝宝在睡眠中,等宝宝醒后,再哺乳,这样就能将药物对宝宝的危害降到最低。建议宝妈服药后多饮水,可以加快药物的代谢。

哺乳期乳腺炎的预防

1

乳头内陷或扁平:每天进行数次提拉训练,挤捏乳头训练或吸乳器吸引牵拉;

2

乳头皲裂:指导正确的含接方式、哺乳姿势、涂抹蛋黄油预防和治疗乳头皲裂,出牙时被咬的伤口要尽早处理;

3

乳管闭塞/乳管慢性炎症:指导正确的检查乳房方法,及时发现是否硬结、疼痛或局部红斑形成,如果发现有乳汁淤积,保持排乳通畅;

4

乳汁量多或喂奶次数少:不建议过度使用吸奶器,适当手排;

5

精神压力大或过度劳累:产后抑郁焦虑也是乳腺炎形成的诱因之一,而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又因疾患疼痛,对母婴分离、不能继续哺乳担忧,因此良好的心理疏通能更好地促使患者配合治疗,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6

乳房遭受外伤:避免婴儿踢打、侧卧挤压乳房等;

7

不正确的离乳方式:应减少哺乳次数及每次哺乳的时间,逐渐离乳;

8

哺乳姿势不正确:正确的哺乳含接方法,婴儿吸吮时不仅要含住乳头,还要含住大部分乳晕;要养成婴儿不含乳头睡觉的习惯;

9

饮食干预: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减少刺激性、油腻食物摄入,嘱产妇多饮水,促进乳汁排出,防止淤积。

参考资料:

《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专家建议》

“妇女儿童合理用药

宣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ingpian.net/rjnx/733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