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89
保暖
¥19
绘本
¥55
家居
¥
孩子发烧了,是物理降温还是吃退烧药?为什么吃了退烧药效果却不好?听听崔大夫的讲解,你会更好地理解发烧,不再手忙脚乱。01
人为什么会发烧?
发烧是体温超过正常时的一种症状,但发烧不是病,只是一种症状。正常情况下,我们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不会因为气温的高低而改变。当体内遇到异物,如病毒、细菌等,机体就会出现免疫抵抗,这时体温调节中枢就会上移,基础体温增高,就出现了发烧。发热的目的是把免疫系统全部动员起来,免疫细胞活跃起来了,杀病菌的力量就强。所以,发热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能力。02
什么时候需要用退烧药?
既然发烧不是坏事,那为什么又要降温呢?因为6岁以内的孩子大脑本身不成熟,体温过高容易导致高热惊厥。高热惊厥对大脑本身没有太多损害,但引起的窒息、缺氧会导致大脑损伤。而且在惊厥过程中,孩子还可能出现因呕吐而造成窒息、把舌头咬破等意外情况,控制体温就是防止出现这些意外。发生高热惊厥怎么办?
1.不要搬动孩子。
因为这时孩子的肌肉是僵直的,搬动容易出现骨折。
2.尽可能让孩子侧躺着。
孩子侧躺时嘴角是最低位,口水和呕吐物都能顺着嘴角流出来;仰躺则易造成窒息。
3.找一个硬东西,如勺子,塞在孩子的上下牙之间垫着,以防他咬破舌头。
4.孩子高热惊厥停下来后,医院检查。
所以,在孩子体温达到38.5℃时就要给他吃药,吃药后体温会继续上升。当体温上升到39℃时,药物也开始起作用了,这样就能避免孩子出现39℃以上的高热。03
降温关键:增加散热
有的妈妈说,用了退烧药退烧效果却不好,这有很多原因。发烧时皮肤毛孔是收缩的,要想增加散热,就要使环境温度比躯体高,这样皮肤血管才会扩张,才能使散热增多。所以我们不主张冷敷,不主张用冰袋。所以,要想使孩子退烧,除了服用退烧药,必须创造散热的机会。最简单的方式是把室温提高,最好能升到28~30℃,还有一个方法是让孩子泡热水浴,使皮肤血管扩张,热量得以散发,有利于退烧。退烧的同时,一定要给孩子补充水分,水分补充得越充足,热量蒸发的机会就越多,退烧效果越好。04
退烧药的药量如何掌握?
吃了退烧药效果不好,除了喝水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药量不够。退烧药的用量与儿童体重相关,所以,体重不同的孩子,用同等剂量的退烧药,退烧效果肯定不一样。但家长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或吃多了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给孩子的药量都很保守,以至于退烧效果不好。所以,我们推荐孩子体重以2千克为一个变化量来用药,这样退烧效果比较好。04
怎么准确测量体温?
给孩子测体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腋温测量时间太长,孩子坚持不住;肛温不好操作,孩子也不配合;测口温孩子有可能会咬破,也不安全;相比较而言,枪式耳温计测量时间短,孩子也易接受。而且只要测量方法得当,耳温测量也是很准的。正确的耳温测量方式是:
把孩子的耳朵轻轻往外拉,耳温计塞到耳洞里,使耳温计将耳腔完全封住,停一两秒后再打开开关,这时测出的体温比较准。
只要有一点缝隙,测出来就不是准确的体温,因为掺杂了环境温度。
另外,测耳温时,两只耳朵要同时测,两耳耳温如果相同或有0.1~0.2℃的差异,是比较准确的体温。但如果两只耳朵测出的温度差在1℃以上,说明孩子的一只耳朵有感染,因此就需要引起重视了。编后语
一发烧就吃抗生素的错误观点已经为一些家长所认识到,但又会进入另一个极端:孩子发烧什么药也不给吃,尽量采用物理降温。为避免孩子出现高热惊厥,还是应该在孩子体温超过38.5℃后服用退烧药,而不能拒绝一切药物,只靠物理降温退烧。多了解一点健康知识,多给孩子一些呵护!本文知识内容刊于《父母必读》杂志编辑《父母必读》编辑部组稿排版
宋宇视觉设计
宫颖想了解更多育儿知识,欢迎点击下方封面图一键下单。年《父母必读》创刊年我们始终陪伴纪念《父母必读》杂志创刊40周年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