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期内查出健康异常,影响保险理赔吗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刚买了一份重疾险,但投保后不久,恰好又遇上了单位组织年度体检。

朋友犯了难,因为理财师嘱咐她不要轻易在等待期内体检,否则查出了问题,可能对理赔有影响。

那等待期内查出了异常,对理赔有多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主要内容如下:

什么是等待期?

等待期内健康异常,影响理赔吗?

1

什么是等待期?

等待期,又称观察期或免责期,指的是被保人在投保后一段时期内,如果发生合同约定的事故,保险公司不承担赔付责任。

比如某款重疾险,等待期天:

被保人如果在投保后天内确诊了合同约定的重疾,保险公司不会赔付保险金,并且无息返还已交保费,不再提供保障。

凡是跟健康相关的险种,比如重疾险、医疗险、寿险等都有等待期,不同保险产品,等待期的时间长短也不同。

重疾险、寿险:一般等待期为90天或天。

医疗险:非保证续保的等待期为30天,保证续保的等待期为90天(次年续保不重新计算等待期)。

保险公司设置等待期,主要是为了防止带病投保,也就是有些人明知自己身体不好,还故意投保,想以此获得赔付。

而有了等待期的限制就能规避掉这种骗保行为,比如说重疾险等待期天,对于身患大病、急需治疗的人来说,硬撑不了半年。

等待期的设置,一方面减少了骗保行为发生,降低保险公司理赔压力;另一方面也维护了保险公平。

毕竟等待期内出险概率大了,保险公司可能就会通过提高费率或减少保障等方式来降低理赔成本。

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身体健康的群体为带病投保的群体买单了,这对前者肯定是不公平的。

所以大家也不必太排斥等待期,平常心看待就好了~

2

等待期内健康异常,影响理赔吗?

既然等待期内出险,保险公司不赔,那如果等待期内出现了健康异常,会不会影响理赔呢?这个问题要分险种、分情况讨论了。

先来说说:

1、等待期内体检异常

如果只是在等待期内体检出小异常,比如说某些指标偏高或偏低,这种没有直接触及到合同约定疾病的情况,一般对理赔没有影响。

2、等待期内确诊合同约定疾病

如果是直接确诊了轻症/中症/重疾,不同产品的处理方法不同:

确诊重疾的话,保险公司都是不赔的,同时退还保费,直接终止合同。

确诊轻症或中症的话,同样是不赔本次轻症/中症保险金的,但对于合同是否终止,常见的处理方法有三种:

①不再承担该种轻症/中症责任,合同继续有效。

以后再发生这种轻症/中症也不赔,但其他轻症/中症依旧有保障,重疾也照常赔付。

②轻症/中症责任终止,合同继续有效。

以后所有轻症/中症都不赔了,但发生重疾依旧正常赔付。

③退还保费,合同终止。

这种就是比较严格的了,直接一刀切,不再提供任何保障。

3、等待期内出现相关病症,等待期后确诊

如果是等待期内出现相关病症,比如查出了乳腺结节,在等待期后又确诊了乳腺癌的,后续赔不赔呢?

有些条款明确规定了,如果“等待期内发生疾病或病理改变延续到等待期后确诊”,保险公司不赔且退还已交保费,合同终止。

这种是比较严格了,因为它强调“初次发病”,即已经出现了相关异常,后续肯定不赔了。

也有一些条款不会明说,只规定了“等待期内确诊初次发生轻症/中症/重疾”,才不承担赔付责任。

这种强调的是“初次确诊”,必须是由专科医生诊断,确诊初次发生该疾病,才会触发等待期内出险免责的条款,所以等待期内出现相关病症,也是应该赔付的。

对的影响就更大了:

因为医疗险是报销性质的,所以保险公司对于等待期查出的异常会更加敏感些。

多数医疗险都规定,在等待期内确诊的疾病,不管是等待期内还是等待期后产生的相关医疗费用,都无法报销。

比如在等待期内查出了肺炎,这次治疗费用都不报销;即便过了90天等待期,再因肺炎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用也不能报销。

甚至有些医疗险会连该种疾病的并发症也一并免责了,这种就更加严格了,具体还是要看条款规定。

3

说在最后

总而言之,在等待期内健康异常会不会影响理赔,还是要具体产品具体分析。

不过大家也看到了,要真在等待期查出什么,还挺麻烦的,容易引起理赔纠纷。

所以建议大家:

1、尽快落实保障,不要等已经体感不适了才买保险,影响体检和就医;

2、非必要的话,不要轻易在等待期内去检查,像一些常规体检,可以推到等待期后再去做。

当然了,如果身体实在不舒服,医生建议做检查了,那还是要听医生的话,该查就查,及时治疗!

如果大家还有任何疑惑,欢迎点击懂保汇头像,发送暗号“等待期”给我,我看到后就会立即帮助大家解答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ingpian.net/rjyz/1308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