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联合助力乳腺诊疗发展吉大一院

对女性来说,乳腺癌就如同一场恶梦。它的阴影时刻笼罩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它无情地摧残着女性的魅力,吞噬着她们的生命。我国乳腺癌患者年增2%~7%,每年有4万人死于乳腺癌,城市妇女中,大约25~30人中就有1人罹患乳腺癌,发病率比五年前升3倍多;城市及农村乳腺癌的死亡率,分别上升了38.91%及39.73%,成为癌症死亡率上升最快的肿瘤。

日前,我院普外科联合吉大一院乳腺外科主任韩冰共同为患者实施乳腺改良根治术。

患者:刘××,女性,45岁,因发现左侧乳房渐增性肿块3个月,于年06月17日10时00分入院普外科治疗。

一、病例特点:

1、病历要点:中年女性,病程长。该患于入院前3个月,无意中发现左侧乳房内上方有一黄豆粒大小肿块,偶有疼痛及不适感,无溢液,未在意亦未治疗。近3个月来肿块逐渐增大,约花生米粒大小,为求明确诊治,就诊于“医院”,行乳腺彩超示:左乳结节,BIRADS-US分类:3-4a类,待除外腺管内占位;双腋下淋巴结显示。未住院治疗。现为求手术治疗而来我院,经门诊检查后以“左乳肿物”收入我科。病程中饮食睡眠尚可,无寒战、高热,无进行性消瘦,二便如常。

2、查体:T:36.7℃,P:66次/分,R:20次/分,BP:/79mmHg。双乳房对称,未见“桔皮样”改变及“酒窝征”。左乳内上象限11点钟处距乳头4.0cm处可触及大小约2.0×1.0cm形态尚规则肿块,质硬,边界尚清,表面光滑,活动度尚可,触之疼痛。挤压乳头无溢液。右侧乳腺未触及异常。双侧腋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

3、辅助检查:(年06月11日)医院乳腺彩超示:左乳结节,BIRADS-US分类:3-4a类,待除外腺管内占位;双腋下淋巴结显示。(年06月17日)医院乳腺钼靶示:1.双乳腺增生。2.左乳结节影,考虑(BI-RADS3-4a)。3.右乳小结节影(BI-RADS3)。

二、明确诊断:

左乳肿物(性质待定)、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双侧乳腺增生、窦性心动过缓

三、鉴别诊断:

1、乳腺纤维腺瘤:多见于青年女性,多为单发无痛肿块,质地韧,边界清,表面光滑,活动度好。肿块增大缓慢,不除外本病,待病理明确。

2、乳腺纤维腺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质地韧,边界欠清,表面光滑,活动欠佳。肿块增大缓慢,常伴月经期胀痛,不除外本病,待病理明确。

3、乳腺囊性增生症:病人多表现为乳房胀痛,月经前加重,月经后减轻,肿块特点为质地韧,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活动度较差,待病理明确。

4、乳腺癌:多见于中老年妇女,以无痛性肿块为主要表现,肿块特点为质地硬,无压痛,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部分有皮肤破溃表现,该病人与之相符之处较多,高度疑似恶性,待病理明确。

普外科孙广庆主任多次查房,并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性,拟定手术方案为左乳肿瘤切除术,如术中病理恶性,则行左乳改良根治术,患者及家属理解并同意手术,并签手术同意书。

6月20日10点55分在吉大一院乳腺外科韩冰主任的带领下,我院普外科医生共同参加手术,患者局麻下行左侧乳腺肿瘤切除术,术中快速病理回报为恶性肿瘤,遂全身麻醉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4点20分手术顺利完成,病人家属满意,术后病人安返病房,情况较好,目前在我院普外科予以抗炎、对症治疗。

吉大一院乳腺外科韩冰主任与我院普外科医生共同为患者进行手术

专家简介

韩冰,吉大一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吉林省医师协会青年委员。曾赴加拿大拉瓦尔大学深造。从事乳腺外科13年,对乳腺疾病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乳腺癌手术及乳腺癌早期诊断,乳房良性肿物麦默通微创手术,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标准化及个体化治疗,乳腺癌术中即期乳房重建手术,重视乳腺癌手术的肿瘤外科规范化操作,手术风格鲜明。主要研究领域为拉曼光谱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曾发表论文60余篇;SCI收录论文20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0篇;核心期刊收录36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6篇。参与编写乳腺外科专著3部。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各一项,吉林省科技厅项目1项,承担科技项目5项。获得吉林省科技厅进步奖及校级医疗成果奖各一项。

孙广庆,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学位,毕业于北华大学,现工医院,兼任我院普外科主任,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肝胆脾胰,胃肠、甲状腺、乳腺的诊断及治疗,能熟练开展多种高难度手术,如:乳腺癌、甲状腺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腹腔镜微创手术等“三甲”医院必备高尖手术。

专家预约电话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ingpian.net/rjyz/67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