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有一种钻心疼叫「喂奶疼」。进入冬天,妈妈们关于哺乳期疼痛的咨询也多了起来。「上次咨询的乳腺炎都快好了,这两天喂完奶乳房又开始ZaZaZa地抽疼,是不是又要乳腺炎了?但没摸到什么硬块,这是什么情况?」「我实在疼不住了,天天早上5、6点被乳房疼醒,像被人打了一样的疼,疼得想哭,我都想断奶了……」「这半个月,晚上躺着喂,孩子吃完乳头变白色,还一抽一抽地疼……」今天,我们请来知贝诊所哺育顾问万怡老师来讲讲一种不可忽视的哺乳期疼痛——乳头血管痉挛。万怡知贝泌乳顾问成人内科医生每每看到关于哺乳期疼痛的描述,我都很想隔着屏幕抱抱这些被疼痛折磨的妈妈们,也特别理解她们想断奶的冲动。事实上,乳头和乳房疼痛,是提早终止母乳喂养的第二常见原因,仅次于乳汁摄入不足。造成疼痛的原因,除了衔乳不当、乳腺管堵塞和乳房感染以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乳头血管痉挛。乳头血管痉挛导致的疼痛,常常被形容为「尖锐的」、「枪击似的」、「灼热的」、「刀割似」,其严重程度甚至可以影响睡眠。根据WHO疼痛分级标准,这可是达到Ⅱ级(中度),仅次于牙髓炎的难耐疼痛。为什么会出现乳头血管痉挛乳头血管痉挛常见于对寒冷异常敏感或乳头创伤的妈妈,是由于寒冷等因素引起了乳头小动脉收缩痉挛,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继而引发乳头疼痛。也可见于一些风湿免疫、内分泌相关的疾病,母亲的精神压抑、焦虑等情绪问题也可能引发血管痉挛。在实际咨询中,我发现妈妈们出现血管痉挛常见于以下原因:·母亲哺喂姿势不良;·宝宝舌系带短,或其它口腔解剖结构异常导致含乳浅;·宝宝拉扯乳头;·宝宝出牙期不小心咬伤了乳头;·南方的冬天(你没看错。南方的冬天室内没有暖气,不仅昼夜温差较大,被窝内外的温差大,婴儿口腔内和房间内的温差也很大,妈妈们常常在喂夜奶的时候被血管痉挛「光顾」);·乳头小白点/小白泡。乳头血管痉挛长什么样乳头血管痉挛有非常特征性的表现,「乳头颜色变化」和「疼痛难忍」。如果妈妈在疼痛一开始时仔细观察乳头,会看到乳头发硬发白,伴有乳晕皱起。乳头可能在数秒钟内经历蓝色或红色的过渡,然后恢复成正常的颜色。典型的乳头颜色变化包括「正常→白→蓝→正常」的三色变化,也有的会直接跳过变蓝这一步,呈现「正常→白→正常」的变化。在乳头颜色变化的同时,妈妈会感到乳头甚至乳房烧灼似的或者刀割样的疼痛,持续几分钟后转为抽搐样的疼痛,然后持续更长时间(数分钟到数十分钟不等)。乳头血管痉挛于年被法国医生MauriceRaynaud首次描述。年,罗勒-史密斯报告了5名哺乳期妇女患有乳头血管痉挛现象。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一篇文章建议所有医生在接诊乳头疼痛的母亲时都应该考虑乳头血管痉挛的可能性。现在越来越多研究指出,乳头血管痉挛的发病很普遍,可影响高达20%的育龄妇女。乳头血管痉挛是乳腺炎的延伸吗?不是。很多妈妈会在疼痛持续的时候怀疑自己是不是遭遇了哺乳期乳腺炎。确实,早期乳腺炎临床表现轻微,又伴有乳房疼痛的症状,比较容易和乳头血管收缩混淆。但仔细了解一下,二者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哺乳期乳腺炎的典型表现为一侧乳房出现质硬、发红的压痛区域,妈妈可能出现全身性症状,包括肌肉酸痛、怕冷和流感样症状,体温可超过38.5℃。这些「乳房外」的症状是乳头血管痉挛所没有的。反过来,乳腺炎也没有乳头颜色变化的特点。由于乳头血管痉挛的疼痛程度比较强烈,有时会被怀疑是否有乳头真菌感染。乳头真菌感染也会出现乳头刀割样疼痛,但疼痛和寒冷并没有关系,也不会出现乳头颜色变化。此外,乳头真菌感染可能还伴有一些其他症状,例如鹅口疮,母亲乳头皮肤发亮或者脱屑等。以上这些,都是乳头血管痉挛所不具备的。不过,乳头血管痉挛和乳腺炎之间也有关联。在乳头破溃导致的乳腺炎以及乳头感染案例中,可能同时伴有乳头血管痉挛。同时,由于产后疲劳,再加上乳腺炎带来的疼痛感,造成妈妈情绪上的压力,也有可能诱发乳头血管痉挛。但反过来,出现乳头血管痉挛并不代表乳腺炎,也不会由此引发乳腺炎。二者在发病机制上是不同的。是不是乳头雷诺氏现象?是,也不全是。雷诺氏患者当手指或脚趾遇冷时可见明显的颜色改变,转白或转紫,而且对温度些微的改变异常敏感。只有当妈妈出现典型的乳头血管痉挛持续4周以上,除外含接不良所指的乳头损伤等因素,抗真菌以及抗感染治疗失败后,才能诊断为乳头雷诺氏现象。事实上,雷诺氏现象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体所有存在感温细胞的区域,例如手指、脚趾、耳朵等部位。乳头只是其中一个部位。乳头血管痉挛了,该怎么办?首先,乳头血管痉挛可以继续哺乳。只有在非常严重的乳头外伤时,出于尽快愈合伤口的目的,在征得妈妈同意后,可能需要暂停亲喂,但仍然需要妈妈按时挤出乳汁,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乳房问题。挤出的乳汁也可以继续喂宝宝。对绝大多数妈妈而言,寒冷和乳头受伤是导致血管痉挛的两大原因,所以解决的最基本方案就是「乳头保暖」和「伤口愈合」,这是治本;有些妈妈的乳头血管痉挛的疼痛非常剧烈,导致她们需要立即缓解疼痛才能继续母乳喂养,因此找到能迅速缓解疼痛的药物也很重要,这是治标。在伤口愈合方面,改善含乳姿势是重中之重。否则,就算伤口长好了,也很容易反复出现乳头破损。在乳头保暖方面,推荐妈妈尝试:1.如果条件允许,妈妈应该在温暖的环境中进行母乳喂养,并穿着暖和的衣物。2.制备干、热的取暖物,当哺乳结束或者痉挛发作时,立刻用取暖物外敷乳头。取暖物可以是干热的毛巾(提前使用暖水袋包裹毛巾,或者使用暖气片、油汀都可以让毛巾温热起来)。也可以使用「暖宝宝」等方便的取暖小物给乳头「送温暖」,但注意不要直接与皮肤接触,可以贴在哺乳内衣外侧,这样可以避免被烫伤。3.当取暖物不方便制备时,搓热自己的手,用温热的手掌盖住乳头。4.如果您正在使用可能引发乳头血管痉挛的药物(如血管收缩性药物、氟康唑、口服避孕药),可以与医生商量是否可以避免使用此类药物或者采用替代方案。5.避免接触任何形式的烟草,包括吸烟、二手烟、三手烟。6.避免摄入咖啡因。在药物止痛方面,著名循证医学临床决策支持数据库系统UpToDate建议可以使用硝苯地平来缓解乳头血管痉挛。这是一种血管扩张剂,临床上普遍用来治疗高血压。此药的哺乳期安全分级为L2级,美国儿科学会也认为此药适用于哺乳期。但对哺乳妈妈而言,药物使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此外,妈妈间相互流传着一些未经证实的处方,例如布洛芬、维生素B6、钙剂(每天毫克)、镁剂(每天毫克)。虽然有部分个案显示可能有效,但仍缺乏高质量的循证研究。乳头血管痉挛会好转吗?会的。如果是由于受凉、乳头破溃等明显诱因引起的乳头血管痉挛,去除诱因后会疼痛会较快得到缓解。但乳头血管痉挛有时也可能提示全身性疾病。我曾遇到一位妈妈,她有「教科书样」的乳头血管痉挛表现,反复发作接近1个月,每次发作都持续超过1个小时。在尝试了上述所有治疗方案,确认孩子含乳也没有问题后,我再次仔细回顾病史,发现妈妈从孕期开始每天早晨起床后都会感觉双手指关节非常僵硬,下午时分又会恢复正常。在我的建议下,妈妈到当地的风湿免疫科进行了化验检查,结果确诊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些事情发生概率很小,但并不代表它就不会发生。严重乳头血管痉挛或者乳头雷诺氏现象的背后,可能隐藏着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如果在正确的处理后,妈妈的乳头血管痉挛还没有改善,就要进一步去寻求医生的帮助了。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或者量身定制过敏与哺育建议,长按下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