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现在天气多变
容易出现感冒、发烧等情况
不少人都会自行服药
不过,在防疫形势依旧严峻的今天
这种做法可能会掩盖真实病情
日前,张文宏医生提醒:
如果发烧,不要自行服用退烧药
一定要去发热门诊做检测。
早做检测,早出结果,早做应对。
除了配合疫情防控需要
有些情况下并不急着服用退烧药
下面这4种情况来了解一下。
4种情况别急着吃退烧药低于38.5℃
38.5℃以下的发热,一般属于身体免疫功能可应对的范畴,不必吃退烧药。此时应多喝水,并采取物理降温即可。
已经服药
已经服用退烧药却没起效,4小时内不宜再次服用。
目前最常用的退烧药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多数在2小时内起效,平均起效时间为服药后1小时左右。用得太勤,可能引起肝肾损伤。
药物引起的发热
“药物热”是指治疗疾病过程中,因服用药物导致的发热。常见包括抗生素类、抗癫痫药、抗肿瘤药、抗组胺药、抗结核药等。
发生了药物热也无需紧张,首先要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停用可疑药物,多数患者停药48小时内可退烧。
慢病患者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会通过肾脏代谢,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服药前应咨询医生。有支气管哮喘、消化道溃疡、心脏等疾病的患者应优先选用对乙酰氨基酚。
感染科医生推荐三种物理降温法物理降温简易有效
对孕妇、儿童或老人等
不宜用药的人更适用
冰袋降温法适用39°C以上温水擦浴法适用于低烧酒精擦浴法适用于40°C以上5件事降低退烧药的副作用发烧38.5°C以上、且核酸检测无异常的情况下,服用退烧药有助缓解发热引起的不适。注意下面5个细节,能让药物更好的发挥作用,并将副作用降到最低。
1不过早服用一般发热超过38.5℃,才需要用退热药物。
2注意服药间隔一般每6~8小时服1次,最短用药间隔为4小时,一天不超过4次。不要为了快速退烧,擅自加大用量。3最多服3天一般情况下,布洛芬等退热药不宜连续使用超过3天。感冒引起的体温升高通常持续2~3天,超过3天,病情可能变得复杂,医院就诊。4退烧药不混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1种退烧药就能缓解病情,同时用多种会增大不良反应的风险。同时,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也会增加鉴别难度。5及时停药体温降到38.5℃以下时,机体的自身免疫保护机制得到恢复,可通过物理降温措施调节,此时停药可减少药物对身体的损伤。如果发烧时伴随有呕吐、腹泻,或者持续的高热不退,精神状态很差,也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来源:延庆疾控微服务)
创文明城区办百姓实事迎世界盛会
《延延说创城》
(建议您在wifi环境下观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