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年前做了一个小手术,昨晚收到短信,提示元理赔款(2天住院津贴)已支付至指定账户。
去年7月的一次身体检查,发现乳腺结节三类,医生建议每三个月复查一次。11月在省妇幼复查,医生评级4A并建议手术。关于做身体检查,我跟大部分人一样,两个字,害怕,特别是人到中年。
由于本人患有严重拖延症,一直到年前,才打算手术(毕竟不想留着这些结节过年)。我约了医院,医院,医院运营中心负责人和客服很快帮我安排了医生,隔天手术,并嘱咐我啥都不用带,人过去就可以了(医院有专车接送,50公里以内免费)。
医院虽是新开业,但实力也非常雄厚,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还有国际顶尖医疗机构有深度合作,旁边就是中肿、医院。安排的医生也很好,对乳腺结节麦脉通手术有着丰富经验。
1月22日上午,我一个人过去了,专属客服把我带到接待处,帮忙办理了入院手续(虽是微创,但术后要扎绷带止血,我选择了住院)。办完手续,来到医生办公室,医生详细介绍了手术方法和过往案例,以安抚我的情绪,然后做触诊检查(医生是男的,超级尴尬)。
医院大堂
候诊区
检查完毕,客服把我带到病房,介绍了房间的设备和使用方法,订餐以及各种护理服务。接着,我需要做胸片和复查一次B超确认情况和手术定位。
那天,我做了有生以来最久的一次B超,医生检查得非常仔细,像是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结节。
“这边的看起来是囊性的,这边感觉有点复杂,中间有分隔,壁有点厚,形态不是很规则,但边缘清晰也没有血流信号(平时看得多报告,才稍微听得懂她的话,下次可以给大家科普怎么看报告,想看的举爪)
她边自言自语边认真查看,不时跟之前的报告做对比,妇幼的结论是一边三类一边4A(每个B超医生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做判断的,医院不同医生有不同的B超结果)。
最后她说,“我还是想坚持自己的判断,考虑降级,一边3类一边2类,我不能因为省妇幼比我大我就要跟着她的结果来。”然后,她很坦诚地跟我说了她的想法,比较大的结节还是建议切了做病理。
做完检查回到病房,午餐已经送过来了,休息时,我顺便拍了下病房。
我住的是普通单人间
这是自动调节高低的床(出院时客服让我填满意度调查,问床是否睡得习惯,我觉得蛮舒服的,她便眉飞色舞地介绍,床垫是专门从日本定制的,可以防止因长期卧床长褥疮)
疼痛管理应该是肿瘤科的重要工作吧,那种疼痛据说是生不如死
我没怎么靠近这台机器,都有人给我接水(看把我嘚瑟的)
全新一次性的毛巾
我才理解了什么叫啥都不用带
是宾至如归的感觉吗
医院的多人间晒衣服特别尴尬,特别是当男家属来看病友,懂的都懂
疫情期间不能探视
约的是下午2点手术,吃完饭睡个午觉正好,客服姐姐带我去手术室了,紧张ING。
开始术前准备,医生用B超定位,对照屏幕指给我看每个结节的位置,解释他为什么觉得需要切,用的刀是怎么样的,让我自行决定。
我完全没有想到这个手术竟然会痛,而且是很痛(不是说微创不痛吗?后来我才知道别人做的是全麻)打局麻是真的痛,对痛极其敏感(就是矫情)的我直接在手术台上哭了(真丢人)
术后,我扎着绷带呼吸困难,麻醉过后伤口开始疼,我就完全赖在床上了,幸好床是自动调节高低的,坐累了(第一晚是完全睡不了的)我就随时按按钮改变姿势,就这样我整个晚上醒了就看访谈节目,累了就睡,醒了继续看。
按钮就在手边(以至于回家后还在想念这个自动调节高度的床)
护士每隔一段时间就进来看我有没有需要帮忙,给我倒温水、扶我起来之类。第二天,我感觉伤口疼,医生来打了止疼针,止疼针有副作用会晕会吐。伤口不疼了,我吐了一地,阿姨进来打扫看到我一个人,连忙去倒了温水给我,又问我还有没有不舒服,说了句只有你一个人吗?哎好可怜。让我不禁伤感了一会。
每个人对疼痛敏感性都不一样,大部分人做的是日间手术,做完就走了,也没感觉疼。也有跟我一样瘦的人,感觉跟我一样疼,所以,需不需要住院休息完全看个人需求。
没一会,护士又来看我,看到我剩下的一盒肠粉没吃,她说都凉了我给你热一下,就拿去微波炉给我加热了,嘱咐我要记得吃东西。
24日出院那天,客服部的姐姐过来跟我对接医保和商保的事情,医保联网报销(异地医保没有备案,所以报销比例会低一点),自费(麦脉通手术费用一般单侧左右,我做的是双侧。这里普通单人间房费是/天,是医保报销范围内的,不过医保报销对房费有上限)
27医院复查和拿病理报告后回家过年,回到家就忘记申请理赔这件事情。理赔申请是28号上午递交的,下午三点收到入帐的信息。
住院险(每年多保费)报销了,住院险是0免赔,报销额度/次,块是住院津贴(50/天*2天)。剩下的是用普通百万医疗(保费/年)报销的,百万医疗是免赔,一般住院额度万,重疾住院额度万。
简单理解就是两个医疗险加起来每年要交0的保费,这次住院报销了,这其中包括复诊当天的三百多元门诊费用也报销了。
另外,我还有一份高端医疗险(保费/年),是可以使用直付功能,住VIP/国际部/特需部的,直付的意思是不用掏钱,医院直接结算,直付和垫付是不一样的(下次再聊这个)。
这份医疗险有专案服务,住院就可以启动,有专案经理和医疗团队跟踪服务,但这次是小手术,我没有启动这个服务,也没有住VIP,住的是普通单人间。
几天后运营客服提醒我去申请无理赔津贴(忘了同时申请),就是开头提到的元(/天,住院没有用这份保险去理赔就可以申请)正好遇上春节假期,就延后了,假期后第一天就收到了赔付。(我本人是保险代理,所以各种理赔都是我自己搞定)
可能大家会有疑问,我为什么买两份医疗险?重复买不是浪费吗?我分享一下我的配置:意外险+住院险+普通百万医疗+高端医疗+年金险。
我前面提到的多少钱一年都是我当前年龄的费率,一年期的医疗险费率跟年龄挂钩,每5年为一个年龄段,年龄越大费率越贵。
健康险都要医学核保,如果停了这份百万医疗,N年后发现自己交不起高端医疗的费用,再重新投保普通百万医疗,以当时的身体情况去核保,比如我已经体检出乳腺结节和甲状腺结节了,那一定会除外这两个部位(也就是不保这两个部位),所以医疗险不能随便停。
这份医疗险其实已经很优秀了,性价比也高,但我为什么还要买高端医疗(其实我也是咬牙买的,而且为了控制预算我没有买重疾险)这跟个人需求有关。
生孩子的时候我住的VIP房,环境整洁安静,有护工照顾大人小孩(护工甚至每天为我擦身换褥巾,我是剖腹产)。还有陪护床,家人可以得到休息,我住院不希望太麻烦家人。
生之前一个星期,我因急性肠胃炎住院。当时是凌晨三四点,没有床位,我留在观察室做胎监,对面床一个产妇大出血,我亲眼看着血从床上流下来,满地都是。
第二天安排进一个三人病房,同病房一个孕妈是双胞胎加子宫肌瘤,胎儿好像5、6个月大了,她体重只有40KG,医生一直建议减胎。
早上医生查房,又跟她说你不如减一个,太危险了,她不愿意。吃过早餐,她说肚子不舒服要去洗手间,没过多久便听到她喊,“护士我掉小孩了!”护士医生赶过来,在洗手间处理了一番(不知道怎么处理的,也不敢问)。
过了一会,有家人过来收拾行李,说是要转到妇科住院(当时在妇产科)。隔壁床孕妇问胎儿怎样了,家人说都没了,我们一阵唏嘘,但是我们俩都不敢再上洗手间。
有些许原因是我被这些经历吓到,但动念买高端医疗还是因为不想太麻烦家人,如果住VIP的话,他们在照顾我的时候会没有那么累和烦躁。
生病的时候人会变成一个小孩(从精神分析角度来说,人会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渴望亲人像照顾小baby那样照顾自己。
医院学习时也见到和听到不少案例,十几岁的脑肿瘤的孩子,退行到婴儿状态,整天挂在母亲身上,一直要抱着,有的退行到要一直穿着尿不湿。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和先生目前没有二胎的想法,如果一直是这个想法,那么女儿将来在面对父母病倒时就会很孤独无助。而高端医疗的专案管理服务,有医疗团队出谋划策,指导治疗,安排住院等,起码算是有个能一起商量的人。
说回前面提到的我没有买重疾,其实不希望误导大家,让大家以为重疾不重要。但是也不要神话重疾,认为重疾无所不能,首先要清楚重疾的作用。
发明重疾的是一位非洲的心脏外科医生,发明的初衷是因为他有病人手术后要继续打工赚钱,导致身体情况变差而失去生命。这么艰辛完成一个手术,病人却因为现实生活问题而前功尽弃,让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发挥最大的价值,他发明了重疾险,用来弥补收入损失。
重疾(重大疾病),顾名思义是很严重了,只要去看看条款里的理赔标准就知道,到这些程度肯定需要休养几年,这几年生活开支谁付呢?(特别是有房贷车贷,或者病倒的是家里顶梁柱)。所以,重疾的作用并不是用来付医疗费用的,而是弥补收入损失。
很多人误以为我有重疾,就不用买医疗险了(当然,重疾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轻症,轻症豁免这些功能了,这些下次再聊)
如果没有医疗险报销医疗费用,重疾的钱就会被挪用作医疗费用,那么重疾弥补收入损失的作用就得不到发挥。
而且,重疾相对费用较高,30岁男性30万终身重疾20年交的话,一年大约需要左右,还要考虑其他家人的预算。
所以个人建议,先给自己和家人买医疗险,还有预算再来配置重疾。病从浅中医,发现眉头不对,就去治疗,反正有医疗险。
那我为什么加年金险,这份年金险其实是用来抵扣我的普通医疗险的。我现在开始每年存1万,存15年,年金有预期4.5的复利,可以在保单上设定60岁开始抵扣医疗险的保费到岁,账户里还有钱可以拿回来。
我主要是防止60岁后不够钱交保费或者年纪大忘记交保费,二是作长远打算,强制自己存钱,把未来不确定的医疗费用,用现在一年存一万的形式确定下来。
谁也不知道我这辈子会花多少钱治病。也许用不上,那么这些钱就留给自己或家人。
人总是失去才知道可贵,生病了才知道健康有多重要!除了做好风险管理,有兜底的工具,最重要的还是提前预防,多运动,保持良好生活作息,保持乐观积极心态。
以上说的都是个人亲身体验,和个人看法。人的想法和认知总是有局限的,也是与时俱进不断扩展的,您可只取您目前认可的部分,欢迎探讨,共同进步!
最后祝大家健康(健康险兜底)长久(长期主义)好生活(财富管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