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lactationmastitis)是产后哺乳期妇女常见疾病之一,据文献报道,20%的哺乳期妇女曾患哺乳期乳腺炎,哺乳期间都可以发病,尤以产后3~4周最为常见。本病容易反复发作,甚至加重发展为哺乳期乳腺脓肿,从而延长病程,严重危害了母婴健康,部分女性不能坚持而放弃哺乳,是降低母乳喂养率的重要因素。目前,哺乳期乳腺炎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和规范的治疗流程。本文就哺乳期乳腺炎临床工作中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形成《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专家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以期提高国内哺乳期乳腺炎诊断和治疗水平。
1定义及概念
哺乳期乳腺炎是发生于哺乳期妇女乳腺组织的炎症,多伴有细菌感染,可发生于乳房局部或全乳房,一般乳房发病部位疼痛是常见症状,伴或不伴有乳房红肿、肿块,可伴有体温升高、寒战、全身不适等全身感染症状。
2病原学及发病机制
通常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与细菌感染相关,临床上对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乳汁或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及微生物鉴定,可以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等感染性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随着抗生素的普遍应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也常发生。
3病因及致病危险因素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乳汁淤积、细菌感染、机体抵抗力下降、乳房受外力挤压等,也常为几种原因的共同作用,而乳汁淤积及细菌感染是引起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2个最主要因素。
7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7.1治疗原则①排空乳汁,避免乳汁淤积;②指征明确时足量、足疗程应用抗生素治疗;③必要时使用手术等有创治疗;④对症治疗缓解症状;⑤中医中药治疗;⑥尽量不停止哺乳。乳汁淤积型哺乳期乳腺炎以局部治疗为主,及时排出淤积乳汁,保持乳管通畅;急性炎症型哺乳期乳腺炎应在局部治疗的基础上,视患者病情程度行全身治疗。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看全文指南
中科医院用爱心承担责任乌鲁木齐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