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是母乳妈妈的常见问题,成为很多妈妈母乳喂养道路上的拦路虎。
多发生于产后2-6周及6个月后的宝宝出牙期。尤其是初产妈妈更为多见。
急性乳腺炎的痛是很多没有得过的人无法体会的。
那急性乳腺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又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呢?
1乳腺炎的主要症状
急性乳腺炎在开始时,患侧的乳房胀满,疼痛,喂奶时感觉更严重。
乳汁分泌不畅,有的有乳房结块,有的妈妈则没有,全身症状也不明显,但有的妈妈伴有全身不适,食欲欠佳,胸闷烦躁。
然后局部乳房变硬,肿块逐渐增大,此时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高热,寒战,全身无力,大便干燥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常可在48小时内形成脓肿,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透亮,成脓时肿块中央变软,按的话有明显的波动感,需要手术治疗。
目前细针穿刺抽脓已取代传统的切开排脓成为一线治疗方案。
2哺乳期乳腺炎的病因
1.致病菌进入乳房导致感染:皮肤表面和宝宝口腔中的细菌通过乳头裂口进入乳腺,形成感染病灶。
2.乳汁淤积:乳头内陷,皲裂,乳管堵塞,导致乳汁未充分排空,乳汁是细菌的理想的培养基,为细菌繁殖创造条件。
3.母乳妈妈过度劳累,免疫力下降。
3乳腺炎妈妈可以继续哺乳吗?
乳腺炎不会影响母乳,虽然细菌会随乳汁分泌出来,但基本对婴儿无害。
已经有研究表明乳腺炎妈妈的母乳中的细菌群跟正常妈妈母乳中的水平相当。
乳腺炎早期若经过及时干预往往症状可以得到控制。
4妈妈们自己可以尝试以下处理方法
1.清洗乳头,乳晕,保持乳头乳晕卫生。
2.乳汁淤积的初期,建议局部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减少渗出,减低局部代谢率,暂时减少局部乳汁分泌。
通过这样处理,如果乳汁通畅,积乳排出,就可以继续正常哺乳了。
如果疼痛减轻,肿块局限但仍然不能完全排出,可以在24小时之后进行热敷。
3.让宝宝多吸清空乳房,如果宝宝不吸,就用手法挤奶,尽量避免用吸奶器。
因为吸奶器只能吸乳晕和乳头附近的乳汁,对于乳房内部的肿块,积奶无效。
4.注意休息,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
如果自行处理后,症状得到控制。那就将以上方法重复使用,如果24小时没有好转,就要考虑去看医生以防发展成脓肿。
5如何预防哺乳期乳腺炎?
预防乳腺炎的关键是避免乳头皲裂,乳汁淤积,让细菌有可趁之机。
1.确保宝宝衔乳和吸奶方式正确。不能只吸乳头,防止乳头损伤,细菌感染。
2.及时排空乳房,尽可能避免涨奶。
每次喂奶时应将两边乳房乳汁吸尽,不能吸尽的就用手挤出或者用吸入器吸出,避免乳汁淤积。
3.保持乳头,乳晕清洁。防止细菌由乳头进入乳腺组织形成乳腺炎。如果妈妈乳头内陷,应将乳头轻轻挤出后清洗。
4.不要让宝宝含着乳头睡觉。如果宝宝有口腔炎症,要及时治疗,避免妈妈感染。
5.佩戴合适的文胸,睡觉,抱宝宝的时候尽量避免压迫乳房导致损伤乳腺导管以致排乳不畅,乳汁淤积。
6.如果乳头已有破损或皲裂时,应暂停喂奶,用吸奶器吸出乳汁,等伤口愈合后再喂奶。
7.初产妈妈生完宝宝后不要着急喝催乳汤。
婴儿刚开始吮吸能力比较弱,很多乳腺管不通,喝大量催乳汤很容易导致乳汁淤积,形成乳腺炎。
8.避免过度疲劳免疫力下降。这点很容易被妈妈们忽视。
当妈妈不容易,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更是辛苦,所以妈妈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预防急性乳腺炎的伤害。
乳腺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