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母乳妈妈做了这5件事,不要给宝宝喂奶

妈妈们都知道,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所以只要身体允许,相信每个妈妈都愿意亲喂宝宝。但是母乳妈妈还要记住,这几种情况下,先不要给宝宝母乳,妈妈别大意

当母乳妈妈做了这5件事,不要给宝宝喂奶

1.房事后不可立即哺乳

因为会影响乳汁的质量,对宝贝不利。

2.浴后不宜马上哺喂

无论妈咪还是宝贝,洗浴之后都要休息15分钟,再喂奶。

3.走得太急不能马上喂奶

最好休息15~20分钟后再喂。

4.情绪波动大的时候,不宜喂奶

妈咪因压力过大、心情急躁的情况下,由于母体处于应急状态,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奶水的分泌也会受到影响。宝贝喝了妈咪的奶心跳也会随着加快,变得烦躁不安,甚至夜睡不宁、喜哭闹,并伴有消化功能紊乱等症状。

5.妈咪发热时不可哺乳

因为妈咪发热后,乳汁的成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容易引起宝贝消化不良,万一妈咪是呼吸道感染,还可能通过面对面的接触,将病原体传给宝贝。

要想母乳喂养成功,妈妈还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下面这5个错误是母乳喂养中最容易犯的,母乳妈妈一定要注意避免。

母乳喂养易犯的5大错误

1哺乳前喂养

妈咪的心思:

听老人们说,在给宝贝正式哺乳前先喝点儿糖水好。她们是过来人,这话肯定有道理。

宝贝的需要:

其实老人们的“经验”未必都是科学的。“哺乳前喂养”无论对宝贝还是对妈咪都是很不利的。首先,对宝贝来说,在初乳前进食的其他乳类会作为抗原进入宝贝体内,成为未来过敏的一个诱因。其次,由于奶瓶的奶头比妈咪的奶头容易吸吮,“哺乳前喂养”会使新生宝贝产生“乳头错觉”,拒绝“费力”地含吸妈咪的乳头进行哺乳,纠正不及时就会造成母乳喂养失败。

另外,对妈咪来说,宝贝的拒绝会使妈咪误以为自己奶水不足,形成失落感和挫败感,导致不必要的心理压力。还有的妈咪可能会因奶水过多又未及时吸出而导致奶胀,甚至乳腺炎。

2轻易放弃哺乳

妈咪的心思:

宝贝好像总是吃不够,是不是我的奶水不足啊?可别饿着宝贝,要不要加点儿配方奶粉。

宝贝的需要:

其实,即使配方奶再“科学”,也不可能加入母乳中特有的天然免疫抗体、活细胞、酵素等活性成分,而这些却恰恰是能够促进宝贝自身免疫系统发育的最重要因素,可以增强宝贝的抵抗力。

另一方面,哺乳时母子之间的身体接触可以帮助宝贝神经系统的发育,对于宝贝成年后应对社会压力的能力是很有好处的。宝贝吃不够不一定都是妈咪母乳不足的原因,妈咪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咨询医生再做相应调整,但千万不要轻易就放弃母乳喂养。

3喂奶时间过长

妈咪的心思:

哺乳时间对宝贝来说不止是“解饿”的时刻,还可以满足他的心理需求。那就由着宝贝吃吧,直到他自己不想吃为止。

宝贝的需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哺乳能满足新生宝贝在口欲期口唇吸吮的需求,增进母子感情。但是,哺乳还是需要有时间限制的。一般来说,正常宝贝哺乳时间是每侧乳房10分钟,两侧20分钟就足够了。

如果哺乳时间过长,宝贝会吸入较多的空气,容易引起呕吐、溢奶、腹胀等不适。而且宝贝口腔中也是有细菌的,如果皲裂的乳头长时间浸泡在宝贝嘴巴里,细菌会通过破损的皮肤引发乳房感染。

4多吃“营养品”

妈咪的心思:

我得多吃一些营养品,这样乳汁的营养更好,宝贝吃了才能长得更健康。

宝贝的需要:

妈咪的膳食质量确实会直接影响乳汁的成分,但是对成人来说所谓的“营养”,对宝贝却未必合适。如果妈咪特意多吃脂肪含量高的“营养品”,使得奶汁也随之“高脂肪”,就会加重宝贝肠胃的负担,引起消化不良,反而不利于宝贝的健康成长。平时,妈咪只要保证摄入的食物品种多样,营养平衡,对宝贝来说就是最好的。

5把母乳挤到奶瓶里喂宝贝

妈咪的心思:

书上都说宝贝每天吃多少的奶量最合适,有时在想是否可以把奶水挤出来用奶瓶喂,这样就能知道宝贝每次有没有吃足量了。

宝贝的需要:

妈咪倒是知道宝贝吃多少了,可是却容易让宝贝形成“乳头错觉”,而且还会缺少哺乳时母子亲密接触的幸福。现代哺乳观点是“按需哺乳”,妈咪不必被所谓的“量”束缚住,只要宝贝想吃了就马上喂食,宝贝不想吃了,也不要硬逼着再多吃点儿,毕竟宝贝的胃口也会有好有坏呀。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ingpian.net/rjzy/8936.html


当前时间: